游客
题文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中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请描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受地势的影响,图中河流的流向具有                      的特征。根据图中信息,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      ,请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
(3)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7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特别是科学家发现候鸟能传播禽流感后,越来越被人类所关注。湿地是鸟类的天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人鸟争地”的现象。湿地是陆地表层常年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长沼生和湿生植物,其下有泥炭形成、积累或者有明显潜育层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既不属于水生生态系统,也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而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半水半陆的天然生态系统。从全球范围看,湿地主要分布在苔原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地带和温带森林草原地带。以北美大陆、中欧、北欧、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分布最广。在中国分布较为零星,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是相对集中的两大地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滞留沉积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功能;防止风暴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功能;对周围环境有调节功能;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
材料二 下图(左图)为欧亚太陆主要湿地分布图,(右图)为图中湿地③50年的变迁图。
结合材料,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湿地①和湿地④的自然带名称。
(2)试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沼泽地形成的共同原因。
(3)1935 年 8 月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经过的“草地”就是图中⑤地区的沼泽地,地处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简要说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4)沼泽湿地是人类生存的生态基础,也是人类扩大耕地的重要着眼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曾对②湿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简述对沼泽湿地开发会导致什么后果?
(5)简要说明湿地③的变化及其原因、这种变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4分)
(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的影响。(4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 ,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脉,为什么其地表特征却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4分)
(4)图中A是 板块,B是 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A或B)板块上,山上 (地质作用)作用明显。(4分)
(5)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 ,主要自然资源有 。(4分)
(6)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 (岩石)。(2分)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表示变质作用的是。(4分)
(2)在a、b、c中,a表示的岩石的名称是,b表示的岩石名称是。(4分)
(3)在a、b、c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4分)
(4)简要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4分)

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粗细不均的沙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沙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4分)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4分)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2分)

读自然界的两种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火山喷发能加剧地球升温,有人说火山喷发会使地球降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并简述理由。
(2)图中①②各表示哪种地质作用?请各举一例说明其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活动能加快图中所示的两种物质循环过程,各举一例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