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Fe 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 氧化为Fe3+ |
B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该钾盐是K2CO3 |
C |
Al 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 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在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金属钠 |
C.给铁钉镀铜可采用CuSO4作电镀液 |
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 |
有关下列装置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X是盐桥,则上述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 |
B.若X是铜条,则上述装置不发生任何反应 |
C.若X是铜条,上述装置中,B电极是阴极 |
D.若X是铜条,上述装置中,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 + 2e-=Cu |
室温下,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2c(CO32-)+c(OH-)+c(HCO3-)—c(H+)=0.1mol·L-1 |
B.浓度均为0.1mol·L-1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SO42-)>c(Na+)>c(NH4+)>c(H+)>c(OH-) |
C.pH=12的氨水与pH =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c(Cl-)>c(NH4+)>c(OH-)>c(H+) |
D.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
c(Na+)=c(CH3COO-)>c(OH—)=c(H+)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 |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 |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4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