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

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A代表               分子;B代表                  ;C代表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3)图2中曲线甲代表           ,曲线乙代表             ,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分子,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_____(a、b、c…)表示。
(5)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a、b、c…)表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腐乳和泡菜是两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地方风味食品,其制作过程流传至今已有1500多年,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①菜坛为什么要密封?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②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③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下图是某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充气口和排气口都用夹子夹紧,每隔12h左右松一松排气口的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温度控制在30~35℃,并打开充、排气口的夹子,适时向充气口充气,行果醋发酵。经过20天左右,完成发酵制作。据此回答问题:

(1)制备果醋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其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制醋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该种微生物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色。
(3)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垃圾处理场附近土壤中细菌污染情况,做了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等系列实验操作,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将取自不同区域的土壤浸出液分别稀释涂布到不同的平板上,置于37℃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土壤样品中有___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土壤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
(4)如果要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经常用的选择培养基,若要鉴别是否分离出了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使用加入了________的鉴别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纤维素分解菌会因为产生纤维素酶使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
(2)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__。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备受瞩目的历届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过程⑤表示
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 ,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 ,能量传递效率为10% ,则A种群的能量
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4)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任意两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