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 ATP |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 Na十通道大量开放 |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 |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
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 |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有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 |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
A.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得 |
C.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 D.被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发到环境中 |
设计生态瓶时,不合理的是()
A.各种生物保持营养联系 | B.按比例搭配各种生物 |
C.及时供氧确保有氧呼吸 | D.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