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决议,为可能的军事干预行动扫除障碍,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中国行使否决权,拒绝为军事干预叙利亚埋伏笔,其实质是反对以外部武力强行推动一个国家的政权更迭。姑且不谈联合国安理会没有这样的权限,从根本上讲,这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准则。作为最具政治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任何决议都应当有利于当事国家和地区从紧张走向缓和,从动荡走向稳定,而不是火上浇油,釜底添薪。
(2)中国行使否决权,拒绝为军事干预叙利亚埋伏笔,坚决反对以外部武力强行推动一个国家的政权更迭。这说明中国是怎样一个国家?
(3)你认为军事干预叙利亚违背《联合国宪章》的什么宗旨和怎样的国际关系准则?
(4)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
“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批评是照耀心灵的镜子,能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据此谈谈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情景一:八年级学生小中参加物理考试时,因一道题目没解出来,一怒之下就把试卷撕碎,离开了考场。
情景二:九年级学生小国在一次阶段考试中,把本属自己强项的化学考砸了,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以后,他冷静分析原因,认真地把试卷重做了一遍。为了加深理解,他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做错的题目和出错的原因,使这次失败的记录成为他鞭策自己的动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下列问题:
(1)以上两位同学各自对待挫折的方法和态度谁对谁错?为什么?
(2)假如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你打算怎样战胜它?
【解读全面小康】
2015年全国两会,主旋律是“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1)请写出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时,你心目中的社会图景。
(2)请写出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必须实施哪些战略、国策?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九年级某班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相关活动。
(1)活动一:说一说联系所学宪法知识,说说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原因。
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但有权不能任性。备受关注的“秦火火”因诽谤、寻衅滋事罪,朝阳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秦火火”明知系捏造的事实,仍然在网上散布谣言,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4100余次。
(2)活动二:辩一辩 有同学认为,在网络上留言也有那么多规矩,这不是限制我们的权利吗?请运用《与法同行》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某同学上学迟到,值班老师与学生干部要求其在迟到登记簿上写明所在班级和姓名。该迟到学生为逃避班主任老师的批评而冒用其他同学姓名在迟到簿上签名。
(1)你怎样评价该迟到同学的行为?
(2)对此评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