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年前的一声槌响,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十年,我国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材料二:201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政府有责任将房价降至合理水平。2012年政府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蜗居”现象,努力实现房价的合理回归。
材料三:2011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针对温州民营企业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跑路现象,到温州民营企业进行调研。要求各级政府在借贷方面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年前的一声槌响”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引领我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十年,我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是什么?
(3)党和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请运用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我国农村的两件史实予以说明。
(4)“蜗居”现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从小微企业所属经济性质和地位角度,谈谈“各级政府在借贷方面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政府于2009年11月26日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政府实现减排目标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将尽最大可能采取政策措施和切实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全球气候不断作出贡献。
材料二:从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百万公顷农作物绝收,千万群众饮水困难。
(1)从材料一可看出中国政府快速向世界做出承诺说明了什么?我国资源环境面临怎样的状况?
(2)从材料二中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
2010年5月至10月,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世博会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是“地球村”的生动写照。置身宏大的世博园,人们最能切身感受到的是“盖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天下”的道理。上海世博会既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舞台,也是世界加强与中国沟通的桥梁。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⑴写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⑵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⑶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应坚持哪一基本国策?怎样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材料一 我国目前城乡收入之比是3.1比1,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56%,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占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和东部地区的40%。同时,城市居民间也存在收入差距。
材料二 江苏华西村的致富观是:天下皆穷我独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富为真富。他们富了以后又无偿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在宁夏、黑龙江、西藏自治区各再造一个华西村,帮助上万人摆脱了贫穷。
(1)请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江苏华西村的致富观。
(2)根据材料一辨析:存在收入差距就不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能存在收入差距。
(3)为实现材料二中的致富理想,请列举两条我国当前正在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幸福”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幸福”正在成为时尚之词,成为政府目标、个人追求。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1)我国政府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必须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我国政府正在坚持和完善怎样的分配制度?在分配中,我国应注意什么问题?
(2)“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请你谈谈对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解。
【聚焦人大】材料一: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就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2011年的打算作了汇报。
材料二:肖扬指出:五年(2003—2007)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共审理各类案件20451件。依法惩罚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惩罚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2万件。依法平等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1)最高人民法院向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