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士斯多德思想相近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 B.志不强者智不达 |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有史学家评说黄宗羲思想“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
A.民本思想 | B.保留君主制 |
C.工商皆本 | 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公称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征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田庄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官营手工业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品经济发展②文学艺术的世俗化③市民生活丰富④市坊制度的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