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致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A.西部—畜牧业—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
C.东部—种植业—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D.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造成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容量远小于东南部地区的原因是()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②西北地区交通不便
③西北地区历史悠久④西北地区资源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2题。

1.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2.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D.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下图为上海市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读图回答。

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完成下题。

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中的(

blob.png

A.

B.

C.

D.

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

滩涂一盐荒地一旱地

B.

盐荒地-滩涂-旱地

C.

旱地一盐荒地-滩涂

D.

林草地一旱地-滩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