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2007年7月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事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描述2007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海拔在1173至4505米之间,年均气温12.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至900毫米。

(1)说出图中山脉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
(2)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西宁地区——河谷农业,武威地区——灌溉农业。请分别指出西宁地区和武威地区的农业类型,并分析两地发展农业相应的主导性因素。
(3)结合有关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关联性知识,简述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

图以下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该市2005年各地区人口变动(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1995~2005年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8分)

(1)根据图上信息推断图示河流流向   (东北/东南/西南)。
(2)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BCDE四处中,   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判断理由是   
(3)2005年ABCDE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   
(4)与1995年相比,该市2005年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双选)

A.第一、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B.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C.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一产业
D.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5)描述该城市扩展过程

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结合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2)结合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
(1)据图分别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2)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区位优势。
材料三甲地所在省份2010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3)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_________问题。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