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 B.大食、波斯、新罗 |
C.西域、安息、大食 | D.波斯、新罗、日本 |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A.环境状况恶化 | B.环境状况极好 |
C.环境破坏缓解 | D.环境破坏加剧 |
至2008年8月,中石油在四川省安岳县一口气打下12口油气井,已采出石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利用石油、天然气。那时,点燃石油焚烧突厥人攻城器具的是
A.龟兹人 | B.临邛人 | C.酒泉人 | D.中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