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革命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
|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
|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
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
| B.从欧共体到欧盟 |
|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
|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
|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
|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
|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
|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
|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
|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
|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