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现象、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某模式图”,读图回答题。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F、E为高空,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将海洋的水输送到陆地上
C.环节③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若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中的副热带环流,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图中山脉②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第二、三级阶梯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暖温带与寒温带的分界线

图中③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春小麦 D.冬小麦

制约图中③处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光热

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②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 ③水稻种植业 ④重工业基地 ⑤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读该图,完成问题。

图示地区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B.紧靠海洋,用水方便
C.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D.海陆交通十分方便

B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B.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
C.水田集中连片
D.温暖时期较长

图示地区所临海洋是(  )

A.黄海与渤海 B.东海 C.黄海与东海 D.南海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