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加拿大北极地区现存的5座冰架之一的“马克姆冰架”8月初与埃尔斯米尔岛分离,漂浮在北冰洋上。另外,还有2块总面积为122平方千米的冰体脱离了塞尔森冰架。冰架是指与陆地相连的巨大浮动冰层。研究人员认为,大量断裂事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正发生迅速变化,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据此完成题。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  )

A.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D.地面的红外线辐射

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将使北极地区(  )

A.极地高压势力增强 B.极地东风势力减弱
C.极地生物活动范围南扩 D.极地冰川全部融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面积明显减少 B.居住用地变化不大
C.林地面积显著下降 D.工业用地增加最多

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
C.水污染加重
D.湖泊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加强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高技术工业 D.农产品加工工业

近年来在经历“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如下图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获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种植牧草,严控放牧规模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D.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旅游业的兴起 D.逆城市化明显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流域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对该地区的判断,准确的是()

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多
D.河流流量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