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③④ | D.③②①④ |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表
咨询答案 |
1990(%) |
1997(%) |
2004(%) |
2006(%) |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
23 |
23 |
30 |
30 |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26 |
26 |
27 |
30 |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18 |
19 |
16 |
16 |
是一场灾祸 |
12 |
16 |
14 |
10 |
难以回答 |
21 |
16 |
13 |
13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