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 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在1949年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其中“俄国人的路”是指()

A.退出一战
B.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推翻沙皇政府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美好神话破灭了……一些人疑虑重重地为了和平而奔向战场。欧洲各国数百万计的无产阶级之间互相残杀未能阻止。”材料主要体现一战前欧洲普遍盛行()

A.和平主义思潮 B.民族主义思潮
C.社会主义思潮 D.爱国主义思潮

民国八年5月9日晨,蔡元培发表声明称:“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该声明的直接背景是()

A.“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引起了学潮
B.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
C.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D.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和约签字

19世纪末一份传单写道:“海禁大开以来,泰西传教通商,凡我二十一省,…不应侮弄祠堂,不应袒护教民,不应动摇边疆。…予实义愤所迫,委身以报君王。”传单反映了()

A.反对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
B.“扶清灭洋”的基本思想
C.“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D.民众思想保守有仇洋偏见

《资政新篇》载:“倘邦中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C.天京变乱的教训
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