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传统的发展观坚持“唯GDP论”,把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唯一追求,结果导致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突出;“科学的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这说明
A.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
B.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
C.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也就不同 |
D.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就不同 |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这种观点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
“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恰当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要抓住时机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温家宝用“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变得更好”这句话向世人传递了面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与决心。从哲学上看,“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表明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B.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 |
C.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
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这体现了
①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④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该图的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②积极拥抱和支持新事物
③不能思想僵化,墨守成规
④要敢想敢做,排斥一切传统的东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