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迁缓,望之如偃赛老儒。一日,稚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②,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①:美好不粗俗。②针黹:针线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二)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字
A.仅如银线() | B.人物略不相睹() |
C.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D.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翻译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第一段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吴中健儿水中所持的彩旗是否是用于装饰?是说说你的看法。
、最后一段写人多马众有什么作用?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回答。(2分)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题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④,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⑤妻子。”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⑥,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郭子仪初、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
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见诛:被诛杀。⑤贷:宽恕。⑥节度使:古代官名,总揽数州军事。.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虽(虽然)同席不交谈 | B.乃(于是)跪请曰 |
C.但(只)乞贷妻子 | D.因涕(眼泪)泣勉以忠义 |
.下列句中划线的“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为(为了)生死而不受 | B.山恋为(由于)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
C.后子仪代思顺为(担任)将 | D.项为![]()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仆岂敢怀私忿哉!.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简要说一说。
10(二)(8分)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因(▲)以为号焉
(2)期(▲)在必醉
(3)环堵萧然(▲)
(4)不汲汲(▲)于富贵.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三)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然爱之必以其道▲.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岂有不爱之理 | B.驱其残忍之性 | C.醉翁之意不在酒 | D.辍耕之垄上 |
. 翻译文中划线句
.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
(二)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文中划线句。
.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______▲____
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