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 | C.甲午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按照史学家麦迪森的估算,公元元年时世界人均GDP大约为445美元(按1990年美元算),到1820年上升到667美元,1800多年里只增长了50%。同期,西欧国家稍微好一些,但也只是从公元元年的450美元增长到1820年时的1204美元,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国也大致如此。而从1820年到2001年的180年里,世界人均GDP从原来的667美元增长到6049美元。请问,关于从1820年到2001年的180年里人均GDP成倍增长的原因是
A.人口的减少 |
B.战争的影响 |
C.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D.经济全球化 |
下图是在中国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内发现的一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这条裤子的年代可追溯到3300年前。在设计上,它采用三块布料,一块用于腿部,一块用于胯部,上有编织花纹装饰,腰部使用绳子扎紧。这条裤子不可能采用的材质是
A.绢 |
B.帛 |
C.麻 |
D.棉 |
宋代司马光的《家范》中记载一例子:一妇女带着孩子,背着丈夫的遗体投宿,男店主不准,把她硬拉了出去。这个妇女便认为被污身了,用斧子砍掉了被拉过的手臂。该妇女的行为是受到了下列哪种思想的影响
A.佛教思想 |
B.道教思想 |
C.儒家思想 |
D.法家思想 |
从汉字“册”、成语“汗牛充栋”和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可以看出,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代中国人曾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是
A.青铜器 | B.丝帛 |
C.竹木简牍 | D.树皮 |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对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年代的特殊性,需要有特定条件下的非常举动 |
B.面对战争,俄国人民全力以赴,保家卫国,争取胜利 |
C.在战争结束后,俄国经济开始在五年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了明显的变化。 |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让俄国经济缓过气来,有了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