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利用当时对苏联工业化有利的国际时机,采取积极政策,从西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的国力大大增强,为二战期间有效地抵御住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和取得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个有利的国际时机是指
A.西方国家集中力量应对日益猖獗的法西斯势力,放松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C.第二次世界大战迫近,各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前的准备 |
D.因为大危机的出现,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寻找摆脱危机出路 |
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知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它是
A.北伐战争 | B.抗日战争 |
C.解放战争 | D.抗美援朝 |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份条约”中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内容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
A.黄河 | B.长江 | C.淮河 | D.大运河 |
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哪一年()
A.公元581年 | B.公元589年 |
C.公元605年 | D.公元618年 |
1993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批准了一份文件,把黄石市列为怎样的发展地位()
A.沿海开放城市 | B.沿江开发区 |
C.沿海经济开发区 | D.沿江开放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