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
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
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中的一系列变化的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②③④,推测现象和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是()
推测现象:
a 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动
b 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
c 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 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
推测理由:
① 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②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质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③ 在没有核的细胞质里,也残存着分裂的能力
④ 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
A.a-① | B.b-② | C.c-③ | D.d-④ |
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 | B.丁和甲 | C.丙和乙 | D.乙和丙 |
由NH3NO3、K2CO3、KH2PO4、MgSO4和CaCl2及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组成的培养液,用NaHCO3和H2CO3作为缓冲对调节溶液的pH值。这一培养液适于培养下列哪种生物()
A.茎韧皮部细胞 | B.绿藻 | C.酵母菌 | D.草履虫 |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③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④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相同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