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所示为我国南方地区,回答题:

该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酸化

解决该地区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C.大力推广生活用油和煤气等 D.大力开发油气资源和水电资源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四地一年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 ③ ④ ② B.③ ② ① ④
C.④ ③ ① ② D.② ④ ① ③

④ 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

当国际标准时间为 10 时 24 分时,① 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42°26′N,156°E B.23°26′N,24°E
C.20°S,24°E D.46°34′S,156°E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断层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东—西 D.南—北

图中地势最高处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

A.东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有关图示地区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有断层,说明该地区发生过较剧烈的地壳运动
B.图中河流断层处落差大,是筑坝建水电站的理想位置
C.该地区两种沉积层的主要区别是沉积层厚度的不同
D.该地区地表均为沉积层,说明该地区一直以沉积作用为主

读图9,回答问题.

图9
图9所示地区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原因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A.地形复杂,交通阻塞
B.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C.气候寒冷,平原广阔
D.经济发达,民工涌入

自从2010年春季一直到现在图示区域到发生了罕见的持续干旱,以下原因不包括:()

A.该地年降水稀少
B.该地多卡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暗河多
C.该地地形崎岖,地表水难存留
D.该地蒸发量较大

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旅游业 B.钢铁工业 C.纺织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

读甲、乙两区域图(图8),回答问题。

甲、乙两图中限制农业生产的共同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

甲、乙两图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A.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地广人稀;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交通运输对一个地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读某国的一条交通线路修建说明表,回答问题。

项目
说明
地理位置
深处大陆内部,和外界交流渠道少
环境特征
地质:多断层、地热、且岩石脆弱
地形:山区和高原
气候:夏季多暴雨、冬季多暴雪、气候严寒
生态:各种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
成本
长度约为2080千米,估算建设成本约合近百亿美元

该国花费巨资修建该条交通线路的效益有(  )

A.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B.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大部分出国旅游
C.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
D.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

修建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

A.空运 B.铁路 C.管道 D.水运

该交通运输方式修建过程中,你认为可预见出现的问题有(  )

A.当地城市数量快速增加 B.可能会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
C.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暴雨和狂风 D.可能会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