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沉积作用 | B.风化作用 | C.风蚀作用 | D.水蚀作用 |
根据自然条件的特点,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应是
A.综合开发 | B.开垦耕地 | C.发展畜牧业 | D.全部退耕 |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读图回答各题。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A.玄武岩 | B.花岗岩 | C.板岩 | D.砂岩 |
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流水侵蚀作用 |
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黄道面和地轴的夹角为()
A.黄赤交角 | B.23026′ | C.66034′ | D.900 |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各题。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 B.9时 | C.3时 | D.12时 |
北京为()
A.6日8时 | B.7日8时 | C.6日20时 | D.7日20时 |
在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甲地时间为()
A.8时 | B.9时 | C.15时 | D.16时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变小 | B.河北种植小麦 |
C.赤道低压北移 | D.黄河汛期到来 |
在地球由B向C运动的过程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