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Ⅰ中 可以看出反应A(g)=C(g)的△H=(E1-E4)kJ·mol-1 |
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 |
C.图Ⅲ表示将CO2通入NaOH的稀溶液中,随着CO2的通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变化关系 |
D.图Ⅳ曲线表示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此可判断HX的酸性最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
B.饱和FeCl3溶液在20℃时呈现棕黄色,100℃呈现红褐色,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
C.在c(H+)/c(OH-)= l012 溶液中 N a+、I-、NO3-、SO42-不能大量共存 |
D.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入正极,经溶液或盐桥回到负极 |
25℃时,已知弱酸的电离常数:K(CH3COOH) =" 1.8" ×10-5;K1(H2CO3) =" 4.4" ×10-7;K2(H2CO3) =" 4.7" × 10-11;K(HClO) =" 4.0" ×1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
B.25℃时,0.1mol/L的醋酸溶液与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Ka前者小于后者 |
C.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反应为:2NaClO+CO2+ H2O = Na2CO3 +2HClO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的pH |
pH(Na2CO3)>pH(NaClO)>pH(CH3COONa)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个平面上 |
B.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两者发生了加成反应 |
C.分子式为C4H9Br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在使用前要用待装液润洗,而容量瓶不用润洗 |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C.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
D.将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1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