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小陆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a)小陆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b)同组的大勇不同意小陆得出的结论,他指出小陆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结论的结论,错误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 。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⑴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的平板玻璃”、“较薄的平板玻璃”或“平面镜”)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⑵如图甲所示,小红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到镜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镜后移动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发现问题并改正后,发现蜡烛B能与像A'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⑷小红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应怎样分析处理实验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⑴图中___________(用字线表示角)是反射角,若将入射光线EO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OF会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
⑵若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F,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石蜡的温度/℃ |
40 |
41 |
42 |
44 |
46 |
47 |
48 |
49 |
51 |
52 |
54 |
56 |
59 |
海波的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56 |
水的温度/℃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___________。
⑵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气泡上升时________(选填“越来越小”、“大小不变”或“越来越大”)
⑶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其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⑷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⑸在探究结束后,小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这三种物质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图C反映的是_______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中温度T="______" ℃。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在有多家庭周末都选择去饭店吃饭,消除买菜、做饭之累。但每次张宏的妈妈总是不愿意,说有很多地沟油流入我县的餐饮行业。张宏认为:与压榨油相比,地沟油含有较多的盐,无论怎么提炼,盐都无法避免,于是想和班上同学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检查油品是否是地沟油或是否勾兑了地沟油。
(1)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l03.2 g后,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________mL;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其总质量是___________ g,由此可算出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 kg/m3。
(3)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再用量筒取一定体积V的食用油倒入烧杯,再测量烧杯和杯中牛奶的总质量m,由此求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小强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在图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强的失误是。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大小为N。
(4)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N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