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
B.25 ℃时,1 kg气体A与1 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
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 |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m∶n |
下列有关粒子组的评价及相关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粒子组 |
评价及离子方程式 |
A |
K+、Al3+、 SO42-、NO3- |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
B |
H+、CH3CHO、SO42-、MnO4- |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
C |
NH4+、Fe3+、SCN-、Cl- |
不能大量共存,Fe3+ +3SCN- = Fe(SCN)3↓ |
D |
Na+、K+、HCO3-、OH- |
不能大量共存,HCO3- + OH- = H2O+ CO2↑ |
国内科研机构对城市雾霾天气进行了研究,一种新的污染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AN)被检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研究表明对眼睛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过氧乙酰硝酸酯产生原理可用以下方程式表示为 (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2H6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 |
B.PAN中氧元素化合价均为-2 |
C.每消耗11.2L 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D.PAN可水解成硝酸和有机酸,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
根据中学所学相关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ⅣA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则VA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从上到下也是依次递增 |
B.氯气可置换出KBr溶液中的溴,则氟气也可置换出KBr溶液中的溴 |
C.某浓度的NaClO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4+dmol.L-l |
D.某温度下,MgCO3的KSP=6.8×10-6,则该温度下所有含固体MgCO3的溶液,都有c(Mg2+)=c(CO32-),且c(Mg2+)·c(CO32-)=6.8×10-6 |
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B.1.0 mol.L-1·Na2C2O4溶液:c(OH-)=c(HC2O4—)十c(H+)+ c(H2C2O4)
C.pH=8.0的KHS溶液中,c(K+)>c(HS-)>c(OH-)>c(S2-)>c(H+)
D.将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中:c(OH-)+c(A一)=c(H+)+c(HA)
已知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 020 mol/L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之前,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
B.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l0-5mol/(L·s) |
C.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
D.40℃之后,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