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实线、虚线),其中AF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_______    
(2)图1中BC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______           ___。
(3)图2的①②细胞各自进入下一个时期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别是__   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Ab的生殖细胞,则与之同时生成的另外三个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5)请在右上方框内画出①在分裂后期的图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右表所示变化,这种保护属于______,2003年起大丰麋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以后若要调查野生麋鹿种群数量,常用方法是_______,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麋鹿种群中性别比例将逐渐接近_________。
(2)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而开展剧烈搏斗,这将会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
(3)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___________,观察发现,麋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米花草,其生态学意义为_____________。

分植物能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研究表明气孔的开闭与乙烯有关。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乙烯与气孔开闭的关系,选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片,光照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多个相同的临时装片。选取一个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某一浓度的乙烯利溶液(能释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改换装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重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植物体内存在多种激素调节着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其中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______性,其作用会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有差异。
(2)乙烯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在“瓜熟蒂落”的果实中,除乙烯外,________含量也比较高。
(3)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乙烯利对气孔的影响是______,由此推测气候干旱时,拟南芥叶片内乙烯的含量将_____。
(4)从图示结果看,用浓度为________%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16分)玉米的抗病(A)和不抗病(a)、高秆(B)和矮秆(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
实验二: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髙秆植株(丁)。请回答:
(1)若要检测白化苗是否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最简便快速的方案是____ 。
(2)若对白化苗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其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该变异类型属于_,此实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为
(3)若根细胞膜上Mg+(合成叶绿素的成分)载体的一个氨基酸是色氨酸(密码子只为UGG 一种),则运载该氨基酸的转移RNA上三个碱基(反密码子)为__,如果mRNA上UGG因为基因突变成为UGC,则该玉米植株____ (选填“是”或“否”)为白化苗。
(4)若利用高杆抗病玉米培育固氮新品种。获取目的基因时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如果使用植物病毒为运载体,则该病毒必须是以____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玉米受体细胞培育成玉米植株表现了____。
(5)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___等育种技术。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诱导染色体恢复正常的原理是____
(6)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
(7)选取F1中全部抗病高杆植株进行自交获得F2,F2中全部抗病高秆植株再自交获得 F3,则F3中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为____。

(12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能跫数值,单位为J/(/cm2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
(2)若有一种昆虫专以B的粪便为食,则B同化的能最中大约有_J/cm2 .a的能量可流入昆虫体内。
(3)调査D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记后重捕前有标记个体死亡,则测得的种群密度____。(选择“偏大”/“没影响”/“偏小”填写)
(4)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5)碳循环中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形式进行传递。利用信息素防治害虫,则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
(6)若该生态系统是一被弃耕的农田生态系统,则该农田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变化趋势是

(10分)由南京农业大学的李顺鹏教授领导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首创了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其中有机磷降解菌专一降解甲基对硫磷(一种含氮有机农药),并依赖降解产物生存,且降解效果达100%。目前使用该项技术生产的无公害大米经中国绿色食品测碎中心检测,无农药残留,获得绿色食品证书。下图是研究人员筛选有机磷降解菌的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是素有“微生物天然培养基”之称的____。据题意图中的“化合物A”是____,而且该化合物也是培养基唯一的____源,这样的培养基被称做培养基。
(2)为了得到单个菌落,比较简便的接种方法是____,但该方法不宜对菌落计数。
(3)培养过程中需振荡培养,由此推测该“目的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____。
(4)获得的髙效降解“目的菌”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菌数。请回答:
①绘出细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
②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有异于①曲线的原因是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