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
|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
|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
|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
|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 D.中国共产党成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A.自由的观念 | B.平等的观念 |
| C.博爱的观念 | D.互助的观念 |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 B.大众报业 | C.铁路交通业 | D.轮船航运业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上述现象大规模出现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 D.新中国成立后 |
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
|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