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到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履历反映了:
| A.“教育革命”对此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
|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此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
|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此人成为教授至关紧要 |
|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此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此人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
|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
商鞅“平斗桶权衡丈尺”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主观都是为了
| A.便于征收赋税 | B.便于商人交易 |
| C.便于百姓购买商品 | D.促进全国各地区商业的发展 |
西周时期,为解决血亲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
| A.井田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世官制 |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威海卫战役——丰岛海战——黄海海战 |
| B.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
|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工业化 |
| D.《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
|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
|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
|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