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纽约带来了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石棉污染,吸入石棉纤维者易患肺癌。已知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2MgXSiYO22(OH)2,X、Y的值分别为( )
A.8,3 | B.5,8 |
C.3,8 | D.5,5 |
在密闭容器中,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不移动,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正向移动,则可知x>3
③恒容条件下,给体系升温,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得多些
④恒容条件下,给体系降温,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
⑤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物A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⑥加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先逆向移动,后又正向移动,则C或D至少有一种变为非气态
⑦改变某一条件,只要平衡正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一定减小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⑥ | D.③⑤⑦ |
常温下,用 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c(Na+)>c(CH3COOH)>c (H+)> c(OH-) |
B.点①所示溶液中酸的中和率大于50% |
C.点②是二者恰好中和点 |
D.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c(OH-)> c(CH3COO-)>c (H+) |
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O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气体 |
B.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 |
C.该溶液中H+浓度是SO32-浓度的2倍 |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 、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
下列有关溶液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c(H+)=10-13mol/L |
B.将pH=9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 |
C.将pH=1的硫酸溶液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3 |
D.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由于氢氧化钡过量,所得溶液的pH>7 |
可逆反应aA(?)+2 B(g)2C(g)+D(g),其中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
C.a可以为任意的正整数 |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