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关于食品质量的报道中不断有①“致癌农药”、②“苏丹红”、③“碘元素”、④“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出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化学性污染正成为危及食品安全的一大“杀手”。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中,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但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②③④ | B.②③ |
C.③④ | D.只有③ |
下列各组微粒中,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是
A. K+和Br- | B. Na+和F- | C. H2O和NH3 | D. OH-和F |
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 Na、K、Rb | B. F、Cl、Br | C. Al3+、Mg2+、Na+ | D. Cl-、Br-、I- |
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形成化合物AB2,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原子序数:A<B B. A和B可能在同一主族
C.A可能在第2周期ⅣA族 D. A肯定是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C.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
D.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气)+ 2Y(气) 2Z(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Z,同时生成2n molY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