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选出划线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翻译与理解。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 分)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赠送) D.后更无盗(强盗)

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2 分)
答: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答: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秦王怫然(2)秦王色,长跪而谢之曰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徒有先生也 ”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数谏故 B.宅边有五柳树,因为号焉
C.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从选文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语气、态度变化的语句,并说明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悉以之咨:(2)全性命于乱世苟:
(3)臣本布衣布衣:(4)三臣于草庐之中:顾: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翻译:
(2)先帝不以臣卑鄙翻译:
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认识。

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1)陈太丘与友行()(2)尊君在()
(3)下车之()(4)元方入门不()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檘(pì),同"敝",困,疲劳。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日夜鸣()(2)夜而鸣()(3)然不听()
翻译下面句子。
多言有益乎?

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