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美国史学家麦克尼尔认为,在公元1000~1500年,中国文明的发扬光大,使中国的文化、财富和力量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世界中心的地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有()
①开始出现国际性大都会
②四大发明传播海外
③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兴盛
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西南夷”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B.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
C.元代宣政院有效管辖了藏族地区 |
D.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
司礼监、会馆、铜活字、“三言”“二拍” |
② |
政事堂、内作使绫匠、《金刚经》、高转筒车 |
③ |
中朝、素纱褝衣、水排、太学 |
④ |
三司使、《武经总要》、四书集注、交子 |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④②①③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