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一夔《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丝织业出现雇佣剥削 |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
C.手工业者生活的艰辛 |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
著名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蝉衣,其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
米,重量仅49克。从纺织技术方面判断,它可能出自:()
A.私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以上都有可能 |
1973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这件有几何纹的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你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可能是:( )
A.西汉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
以下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几个场景。你认为这四项中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43年发生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
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南海I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I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汉高祖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
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 B.限制商人的政策 |
C.禁止经商的政策 | D.反腐倡廉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