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 B.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我国古代的
| 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 B.墨子的“兼爱”思想 |
| 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 | 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
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 B.牛耕的出现 |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 D.铁器的产生 |
《战国策•秦策一》载:“(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新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向惠王讲这番话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哪种阶层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 B.新兴地主 | C.立功将士 | D.富裕农民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标准有一个由世袭→功劳→道德→门第→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家族世袭到功劳大小的变化的时期是
| A.西周 | B.战国 | C.魏晋 | D.隋唐 |
下面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这四项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50年发生的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