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达13、39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材料三:下表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
自然增长率 |
总增长率 |
北京市 |
-0.015 |
5.292 |
河南省 |
0.564 |
0.562 |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3)根据材料三中的表和图说出:
①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
②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为: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为冷,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为温暖,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为热。
材料二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其特点为:1.地带性突出。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2.局限于某些群体。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
材料三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三中世界适宜避寒区范围的一月平均气温范围。
(2)读图回答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主要原因是什么。
(4)北欧各国,如挪威、丹麦、芬兰、瑞典是高密度避寒产出地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区域降雨(雪)量的分布特征。
(2)试分析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原因。
(3)对比分析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
【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
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南、北)半球。其流向是,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则该河流发源的山脉成因为
(2)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武汉相比,北京地区的昼长(长或短);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时间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大约为小时;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点是,该气候类型下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3分)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