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据图,完成题。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
(注:横坐标为“近二十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模式变化图”,左纵坐标为“GDP/万亿元”,右纵坐标为“能源消费量/亿吨标准煤”)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
B.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
C.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
D.我国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

结合右图分析能源消费与GDP 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GDP 能源消费2002 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 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 增长
B.GDP 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的( )

A.矿物质的含量 B.有机质的含量
C.水分的含量 D.空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B.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C.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
D.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亚马孙平原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关于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各国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别的国家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
C.砍伐森林,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D.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抬升 B.植被破坏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