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81年及2011年我国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初期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分)
(2)该城市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3)根据材料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表现。
(4)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环境因素考虑,该城市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每个要点2分)
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
材料二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上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1)该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完成下面内容的填写。
①北部高于南部;
②中部海拔高于东、西部;
③西部的空间变化大于东部。
(2)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选修6——环境保护】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水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下图示意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甲地和乙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的角度说出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简述印度应对土壤侵蚀可采取的主要工程性措施。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对新疆大风天气的描述。下图示意新疆近20多年来大风日数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新疆大风天气出现最多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
(2)描述大风天气对新疆的危害。
(3)从农业角度简述减轻大风灾害的措施。
下图为我国云南省略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双版纳农民们纷纷弃“田”改“胶”,橡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三江并流区的地形特征。
(2)说出该地区发展橡胶种植有利的气候条件。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橡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左图和右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三角洲A和B)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甲乙两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2)试分析甲乙两地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