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质量数,Y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
B.Y元素的常见氧化物、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是酸 |
C.Z元素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
D.X、Y、Z的最高价含氧酸及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I);△H=-571.6 kJ/mol
CaH8(g)+5O2(g)=3CO2(g)+4H2O(1);△H="-2220" kJ/mol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3847 kJ的热量,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A.l:3 | B.3:1 | C.1:4 | D.1:1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
已知反应:(1)10IkPa时;2C(S)+O2( g)="2CO(g)" △H=-221kJ/mol
(2)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
B.反应(1)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
C.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
D.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kJ热量 |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1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12=2Fe3++2C1- |
B.x="0.6a," 2Br-+Cl2=Br2+2Cl- |
C.x="a," 2e2++2Br-+2Cl2=Br2+2Fe3++4Cl- |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氮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 |
D.电解精练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