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
C.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l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
D.若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A.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B.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l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温度、PH等适宜),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溶液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
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
A.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 B.班氏试剂(斐林),砖红色 |
C.苏丹Ⅳ染液,红色 | D.双缩脲试剂,紫色 |
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198个碱基 |
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C.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
D.ATP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