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
|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
|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
|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
严复因少年丧父,家道中落而考入福州船政大学学习轮船驾驶:詹天佑因家道贫寒而加入清政府第一批留学生的行列。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
| B.重孔孟之道,视科举为正途 |
| C.西方科学技术仍被歧视 |
| D.维新思想日益传播 |
1839年,林则徐便委托美国医生伯驾和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公法》中有关战争、封锁、扣船部分的内容,这是“中国对西方国际法最早的翻译”。此举的实质是()
| A.引导人们开眼看世界 | B.开展禁烟运动 |
| C.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 | D.维护国家主权 |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 B.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 C.改良蒸汽机问世是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果 |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
|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
|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
|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
有人说,海湾战争是“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了()
| A.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下降 |
| B.发展信息技术比发展核武器更重要 |
| C.硅片是一种比铀更重要的战略物质 |
| D.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