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该内容出自
| A.《联合国家宣言》 | B.《北大西洋公约》 |
| C.《布雷顿森林协议》 | D.《华沙组织条约》 |
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
| C.“重租税以困辱之” |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 B.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
|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 D.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
|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 A.北伐战争的情景 | B.红军长征的历程 |
| C.抗日战争的史实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