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这次常委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讨论。下列关于人民政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B.人们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
C.人民政协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
D.人民政协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 |
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腾讯网等网站,发起“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公开征集社会各界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及建议。作为公民,我们应该()
A.踊跃参与活动,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
B.积极建言献策,让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
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多种方式广泛汇聚民智 |
D.有序进行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监督 |
针对网络上对星二代的围观,《人民日报》发文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这告诉我们()
①要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
②应理性、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③程序正当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G20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支持香港少数人“占中”示威(被外部势力操纵的非法集会活动);但一个月后,美国当局就赤裸裸地暴力打压席卷全美的反种族歧视游行示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民主具有抽象性,没有绝对的民主 |
B.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政策 |
C.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为少数人所拥有 |
D.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
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在我国()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②政府与公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③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④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多个城市被安排先行试点,目前由国土部地籍司和国土部法律中心起草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形成初稿,正在经专家认证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程序经专家认证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①体现了决策民主,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②保障了公民的决策权得到真正落实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