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
A.西周的分封制 |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
C.中国人民解放军 |
D.中国人民志愿军 |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B.“另起炉灶” |
C.“一边倒” |
D.“求同存异” |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 |
B.美苏两国的冷战政策的产物 |
C.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
D.二战达成的协议 |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A.由闭关到开放 |
B.由专制到共和 |
C.由落后到富强 |
D.由愚昧到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