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许多地方官吏还把近代民族工业作为敲诈的对象。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设实业公司,以发展农、工、商、矿各业,作为“裕国裕民之计”。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无不批准立案。遇有侵夺工商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查清妥为解决。
材料三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材料四 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列统计表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1分,不得摘抄原文)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1分,不得摘抄原文)
(3)阅读材料三,材料中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何种态势?
(4)阅读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角度谈谈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于教育……国之强弱,视人才为转移。"
材料二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教育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这一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他对学生提出抱定(求学)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则,(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北大还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荣的局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来到北大任教,《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到北京。
(1)在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在世界各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进程中,不管是挽救危机的局部调整,还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一群改革者在维护传统的名目下,小心翼翼地迈出了"自强"的步伐。这场为"自强"而开展的运动称为什么?列举该运动中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任一军事工业。
(2)1895年,北京1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请写出变法维新的一位代表人物。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到19世纪上半期,俄国依然有90%的人口是农奴,他们饱受虐待,被随意买卖。1826-1861年间,不堪忍受的农奴发动了一千多次起义。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1861年改革,改革对农奴身份做出了怎样的规定?
(4)1871年,明治政府派遣包括政府大部分要员在内的使节团,对欧美12国进行了历时近两年的广泛考察。这次考察推动明治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承认并牢记那些为拯救人类所做出的牺牲,才能珍爱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 年7 月7 日,宛平,卢沟桥。一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战争就此爆发。面对强邻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宋哲元说不,蒋介石说不,全中国奋起反抗!卢沟桥上的枪声震撼了华北,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
材料二(1941年12月6日)布朗与其他传教士围坐在传教室的收音机前等待来自华盛顿的消息。在那里,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与日本代表野村吉三郎、来栖三郎特使进行着最后的谈判。赫尔对和平谈判已几乎不抱希望……第二天下午4点,传教会传来了"日本空袭夏威夷的惊人消息" ……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这次袭击称为"永远的国耻日"。
材料三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自拉纳·米特著,陈永强等译《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强邻"指的是谁?"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2)材料二中"日本空袭夏威夷"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出现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除中国外的两个同盟国成员。材料中"最黑暗的邪恶力量"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火车

材料二20世纪上半期的无线电收音机广告

材料三自治区农业厅近期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旨在吸引和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兴业……利用广西农业技术服务QQ群(微信群)、广西创新团队专家在线等载体为培育对象提供在线教育培训、在线管理考核、对接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推动等跟踪服务。
--摘自2015年6月2日《南国早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火车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这种动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无线电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当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新动力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自治区农业厅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所采取的培训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法西斯国家包括 、、
(2)中国、苏联有效抗击法西斯侵略,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请写出中国、苏联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役各一例: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