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我国华北地区某中等城市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e表示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的情况,请将字母填入表中。
用地类型 |
小麦种植业 |
花卉与乳牛业 |
工业 |
商业 |
住宅用地 |
字母 |
|
|
|
|
|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读图可知,在距离市中心 公里范围内,最有可能形成住宅区。
(3)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环保等因素,化工厂应选择在1、2、3、4四处中的
处,选择理由是 。
(4)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分区,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5——大型超市 B.6——小麦种植
C.7——飞机场 D.8——钢铁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当地农民凭着传统经验,在梯田里种植水稻的同时又放养淡水鱼,发展传统的“粮—鱼”立体式生态农业即“稻田生态渔业”模式。当今这一农业模式在华北、东北等地的低山、丘陵地区也得到推广,并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材料二:下图为鄱阳湖平原区域图和南昌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材料四:环鄱阳湖城市群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宜春、新余等城市组成。经济外向度较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更加紧密,经济互补性较强。随着景鹰(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可形成以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为基础,构筑以南昌、九江为中心的可通江达海的4小时“环鄱阳湖城市圈”。这样,可以上接“武汉城市圈”,下连“皖江城市带”,进而承接“长三角”的辐射,提升“环鄱阳湖城市圈”在长江中下游的经济纽带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P处附近地区 “稻田生态渔业”农业模式发展的气候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请分析环鄱阳湖城市圈致力于打造成世界重要城市圈的区位优势。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甲所示为某国的著名半岛,地形崎岖,风景优美;每年约有2/3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并有许多喷泉和温泉。图中河流多处河水即使再冷的天气也不会结冰,可又有多处河段有巨大的穹形冰川发育(图乙为穹形冰川截面图)。这里有居民约30余万,地广人稀;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天然气、煤炭、天然硫、原生金、砂金、银及其他矿物的储备都十分丰富,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但是渔业是这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工业以鱼类加工和木材加工为主。
(1)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中“可又有多处河段有巨大的穹形冰川发育”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有利影响。
(3)材料中“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请说明文中“良好条件”的含义,并分析这里的经济活动不以矿业开发为主的主要原因。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描述乙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3)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杏花村(图乙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读乙图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及图乙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2006年1月5日,巴西、印度和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一项内容与2005年“四国联盟”提交的决议案大致相同的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甲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的等高线分布图,乙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简要说明乙图中20℃等温线的走向及西半段等温线走向的形成原因。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但气候差异很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4)甲、乙两图所示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区,写出两地铁矿石海运至我国上海宝钢的最近线路及沿途所经海域和海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