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分别找出一些句子加以体会。
整体形状——
体会:
局部形状——
体会:
整体颜色——
体会:
局部颜色——
体会:
香气——
体会:
神情——
体会: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到海底安居
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②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甚至到海洋旅游、疗养和海底考古。到那里,海底、海面和陆地将有机地连通在一起,人们可以方便地自由往来。
③然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④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 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深的海底。
⑤继法国人之后,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两个长21米、直径2.7米的浮筒,重达700多吨。其中一个为实验舱,另一个是生活舱。这项实验由5名潜水员参加,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5名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能够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并向深层海底进军。
⑥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还要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供给是个大问题。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须采用经过配制的氮氧混合气体。
⑦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因此,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但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肉、蛋类食品,是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储存的,否则会污染空气。
⑧另外,在水下房屋里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短时间内,潜水员可以吃一些罐头食品,时间长了,就得另想办法。淡水的供应也很重要。在海底房屋里生活,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开的,饮用水质量要高,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
⑨海底房屋的取暖、照明包括仪器设备和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如何保证供电?目前,主要通过从岸上拉电缆供电、水面发电船供电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海底房屋应备有蓄电池。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海底城市,采取海浪发电是最理想的。
⑩在海底居住,有时要远离海底房屋去进行水下作业,因此,只凭体力游来游去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水下搬运工具和器材,就更需要运输工具。最理想的运输工具是“水下摩托”,这种运输工具的外形很像鱼雷,有一个流线型的前罩和外壳,推进器是尾部的螺旋桨,前段还装有水声定位仪、探照灯以及摄影器材等。
⑾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还要随身携带信号接收机。可是电磁波不能在水里传播,尤其无线电短波在水里会被吸收掉。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语言修正器”,它利用水能很好地传播声波的特点,采用水下超声波来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够在水下自由通话联络了。
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出来。
文章开头列举的3个数据中,如果需要去掉1个,你觉得去掉哪一个比较合适?为什么?
第④⑤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请指出第⑤段中划线的“当时”一词的言外之意。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美好愿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根据本文内容,请说说科学技术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中的重要作用。(写出3条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大脑、智商与基因
林森
人类进化到现在的特征和相貌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自身所拥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同时也取决于人类丢失或自我删除了一些可能无用或制约自身发展的基因,而这些基因与大脑的容量和智商都有关系。
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是两者的形状却有较大不同。其中,人类产生意识和决定行为的大脑与黑猩猩的大脑有显著的差异。人的大脑重量约为1300~1500克,而黑猩猩的大脑重量只有约500克,人脑容量大约是黑猩猩大脑容量的3倍。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吉尔?贝吉拉诺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人和黑猩猩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遗传密码,发现了人与灵长类动物在大脑以及其他方面形状差异的奥秘。
研究人员在黑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发现了510个基因片段,但是这些基因在人类中却不存在。而新发现的这些基因基本上都是调控基因,它们的功能是开启或闭合邻近的大量基因。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些人类缺失的基因进行分析,确定了它们是群集在一些特殊的基因周围。这些缺失的基因有什么功能呢?首先,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些在人类身上缺失的基因可参与类固醇激素的信号调节;其次,还有一些缺失的基因可参与大脑的发育。
在这510个黑猩猩拥有但人类缺失的基因中,研究人员发现有一个基因是控制大脑发育的,就像一个闸门或开关,它如果存在,则位于一个抑癌基因GADD45G的旁边。但是,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基因缺失,才使得大脑的发育可以不受太多控制,所以大脑发育得更大,大脑的容量也增多,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神经元,使人类的智能和意识有了飞跃的发展。
过去的研究也表明,人类所拥有的一些特殊基因促进了大脑的快速发育,从而使得大脑容积变大,人变得更为聪明。
20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分子生物工程和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戴维?豪斯勒宣称,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基因组中一个基因的进化速度比基因组其他部分快约70倍。这部分基因可能在人类大脑容积快速增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这个基因是使人类大脑体积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这个基因就是HAR1。HAR1基因在妊娠后约7~19个星期形成,这一时期正是人类胚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豪斯勒的研究小组在观察了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49处最大的差异后发现,HAR1基因在一段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HAR1基因直到3亿年前才出现在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祖先身上,无脊椎动物和鱼类都没有这一基因。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黑猩猩和鸡在这个基因上只有两处核苷酸(DNA的基本成分)有差异,但黑猩猩和人在这一基因上有差异的核苷酸却多达18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差异应该在人类约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中出现。正是这一基因的快速进化引发大脑皮质进化,使人类大脑发展出更复杂的功能,比如语言和对信息的处理。
人类祖先离开树林生活和开始直立行走时所面对的压力造成了这种速度惊人的基因进化。所以,如果要追寻人类大脑进化快的生物学原因,那么,某种基因如HAR1基因的快速发展和表达也是人大脑容量变得更多的重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11期)
本文题目“大脑、智商与其因”,读罢全文,你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章开头就提示了本文所要说明的主要内容,试简要概括。
“人的大脑重量约为1300~1500克,而黑猩猩的大脑重量只有约500克,人脑容量大约是黑猩猩大脑容量的3倍”这句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部分基因可能在人类大脑容积快速增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这个基因是使人类大脑体积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中的“可能”能否删除?为什么?
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与黑猩猩两者的形状有较大不同其原因是人类的大脑与黑猩猩的大脑有显著的差异。(   )
(2)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吉尔?贝吉拉诺等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缺失的基因能参与类固醇激素的信号调节和大脑的发育。(   )
(3)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和鸡在HAR1基因上只有两处DNA基本成分有差异,而黑猩猩和人在这一基因上有差异的DNA基本成多达18处。(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花梨飘香
蒋玉成
①入夏,新植的花梨已亭亭的立在小路边、山脚下,它们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恬然自安,蕴育着淡雅素净的芬芳和不可抗拒的生命。它们成片生长,每一棵都植株中正,叶角线条分明,在盛夏的阳光下,蓊蓊郁郁,缠缠绵绵,默默的散发着温婉怀旧的清香。
②六月,正是花梨树花开的时节,这是一场盛大的花事。它们一树树、一片片、千朵万朵的闪烁着黄白相间的光晕。许是一场久违的夏雨,水流花开,它们的花瓣流光溢彩,云烟氤氲,满枝灿烂,像流泻的花瀑,像怒放的生命,肆意的炫耀着绚丽的重彩。
③有人说,生当如夏花之灿烂。我想这大概就是写给花梨花的吧。那些密密匝匝的小花朵,浮在翠绿的叶子上,不是花缠枝,也不是枝缠花,是“黄能柔,绿能软,浓绿参差相婉转。”当碧绿和金黄覆盖了静默的流光,夏的风吹动花朵,吹动绿叶,吹动金色的阳光,尘世就是一片嫣然的繁华、风情、韵致。
④盛开的花梨,总是一园、一坡、一片,漫山遍野,肆无忌惮。总是开得花团锦簇,开得生趣盎然,开得万头攒动,开得风光无限。人在花前走,就是暗香盈袖,花香袭人。似乎,每一朵花都像款款走来的俄贤岭下的黎家少女,天真活泼,也不失清纯、甜美、可人;每一丛花,就是一首婉丽的小诗,清新、恬淡、隽永。
⑤岁月静美,一季花香。在这个夏雨霏霏的季节里,花梨总是“花开花落无间断”。开得前呼后拥,开得此起彼伏。盛开的花儿在高处,花朵饱满、俏丽明艳,像秋水伊人的回眸,顾盼生辉,千娇百媚。心形的小小花苞在低处,个个玲珑精致,娉婷婀娜,像倚门阿妹的浅笑,天真烂漫,欲说还休。
⑥小小的花梨花艳而不娇、柔而不弱,它们重重叠叠的开着,一朵挨着一朵,相似又不同,如佳丽万千,婉约细致,楚楚动人。这时,闻香而至的蝴蝶,如同赶一场艳遇。在黄花和绿叶间醉舞蹁跹,在起起伏伏里,似仙子凌波微步,像雪花御风而翔,惊落一地成熟的花瓣。
⑦风来,花倾心。花开,香倾城。不用细心照看,不用关怀备至,一样可以清芬四溢、妩媚动人。一直觉得,花梨的香,是那种脱俗的清香,带着纯朴的阳刚,像铮铮铁骨的男儿情怀,浓烈、中正;像一首怀旧的老歌,深情、留恋。微风过处,嗅之耳清目明,神清气爽。时而幽香深深,像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时而清香缕缕,像一盏穿越古今的心灯,一枝点燃,余香袅袅,整个房间就有了别样的安然。
⑧东方花梨,木中君子,承天地之灵气,蒙感恩之润泽。它深深扎根于古老的感恩大地上,集天地之精华,绽日月之光芒。它是上苍赐予感恩福地子民的一份厚礼,它见证了当年感恩学宫的琅琅书声,诉说着“鹿之源”惊艳世人的唯美故事,吟唱着俄贤岭上洞藏娥娘和阿贵的不老神话。
⑨许是大自然的慷慨和馈赠,我世代居住的感恩平原上,温润着这片绿波荡漾价值连城的黄花梨,它以矫健的身躯回报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热土。这时,我开始意识到,东方神木——黄花梨已物化成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品格,积淀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形象:坚韧、向上、丽质、阳光、内敛、博爱、感恩……原来花梨精神的种子已悄然植根于我的心中。
(选自《海南日报》2011年08月15日)
请理清本文思路,用“这篇文章首先写……,然后写……,最后写……”的句式表达出来。
文章第②③自然段浓墨重彩地描绘写了花梨花盛开的场面,从写作顺序看,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呢?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文中哪一段主要写花梨花的香?采用了哪些手法写香?抓住了它的什么特点去写?
这篇文章以花梨为写作对象,不仅用描写,还采用议论抒情,如“东方花梨,木中君子,承天地之灵气,蒙感恩之润泽。它深深扎根于古老的感恩大地上,集天地之精华,绽日月之光芒”,请再找出一句这样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这篇文章表现了花梨的哪些内在的精神品格?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对“灵猫咖啡”说不
牧徐徐
印尼的巴厘岛咖啡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一种咖啡,味道浓郁香醇。通常它又被称为“灵猫咖啡”,这是因为这种咖啡的原料——咖啡豆全都是被巴厘岛上的一种小型猫科动物灵猫(又称野生麝香猫)吞食下去后,经过体内发酵再排泄出来的产物。
灵猫有一种天生的自然本能,它能从满枝的咖啡豆中挑选出那些果核最完整、成熟度最恰当的咖啡豆来,而这些咖啡豆恰恰是制作巴厘岛咖啡的不二之选,但这些咖啡豆人们通过肉眼却是根本无法分辨的。
事实上,灵猫消化掉的只是咖啡豆的表皮,真正的豆肉因为相当坚固,因此并未被灵猫消化掉。接下来,豆肉会在灵猫的胃肠里发酵,并被其体内一种特殊的“灵猫香”浸染。通过几天的发酵反应,咖啡豆会被灵猫的胃液软化,然后排泄出来。
排泄物被人们洗净、晒干,然后研磨成咖啡粉,冲泡出来的咖啡香气逼人,一饮难忘。
因为这种排泄物非常稀少,每年整个巴厘岛的自然产量也只有500多斤,因而价格也贵得惊人,一杯正宗的巴厘岛咖啡能卖到140美元。
因为看到其中的巨大商业利益,2007年,印尼有一家叫“香巴克”的咖啡生产企业打起了灵猫的主意,他们开始运用人工干预,试图将灵猫咖啡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其具体做法是,他们首先将非法捕捉来的150多只灵猫全部集中到一个秘密地下工厂里,然后将它们分别关在一个个独立的小铁笼里,几天都不给任何食物。等灵猫们饿极了,才将挂满了咖啡豆的树枝伸进笼子里,于是他们便看到了自己最想看到的一幕——一个个饿极了的灵猫开始本能地挑选出那些最优质的咖啡豆,急不可耐地吃进肚子里。几天后,“香巴克”便能轻松地收集灵猫的排泄物了。通过这种方式,“香巴克”很快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不停地饿灵猫,然后再不停地让它们吃下咖啡豆,再不停地拉出排泄物,灵猫由于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捕食其他杂食,加上坚硬的咖啡豆肉要消耗灵猫体内的很多胃液和灵猫香,很快,被关进笼子的灵猫便因营养不良和肠胃恶化,一个个变得皮包骨头,最长的也只能活3年,而且无法繁衍下一代。但是,“香巴克”根本不管这些,他们一边把死去的灵猫拉到几里外的一个垃圾填埋场秘密埋掉,一边继续捕捉新的灵猫。
阿道夫·杜戈是这个垃圾填埋场的一名老清洁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许多只被抛弃的死灵猫,继而打听到整个事件的真相。
这让杜戈很震惊,他觉得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不应该如此悲惨地死去。他开始给当地政府持续写匿名信,报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然而只是因为“香巴克”每年能上缴不菲的税收,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其他相关产业,因此当地政府对这件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位快60岁的老人却没有因此作罢,他买了一台相机,趁着天黑摸进了“香巴克”,在工厂里潜伏了两天两夜,终于拍到灵猫被残忍虐待的镜头。
2009年9月的一天,灵猫受虐照片出现在印尼颇具影响力的一份报纸上,顿时全国一片哗然。迫于舆论的压力,印尼政府派出专门的监管机构,查封了“香巴克”,300多只疲惫不堪的灵猫被重新放归到大自然中。
(选自《羊城晚报》2011年5月20日)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 “对‘灵猫咖啡’说不”的理解。
“灵猫咖啡”香气逼人,一饮难忘。那么它是怎样酿成的呢?
“因为这种排泄物非常稀少,每年整个巴厘岛的自然产量也只有500多斤”中的“多”能否删除?为什么?
“香巴克”咖啡生产企业生产“灵猫咖啡”付出了怎样的惨重代价?
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
(1)灵猫挑选出的咖啡豆是通过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的。(   )
(2)当地政府对阿道夫·杜戈反映的“灵猫咖啡”事件,其态度是不闻不问。(   )
(3)阿道夫·杜戈凭借自己的能力硬是查封了“香巴克”。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我有个狠心的亲妈
陈彤
从小到大,我写过无数作文,其中很多成为了范文,但是我从来没有写过我的母亲。
我不肯写母亲,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写她——她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她小姐出身,上过大学,是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那一辈妇女中,像她那样的女人是不多的。我为有她这样的母亲骄傲,但是她为有我这样的女儿自豪吗?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时,常常被人欺负。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哭得泣不成声,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管,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当时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而不欺负别人?”
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的整个成长——无论我受了什么委屈,无论我得到多么不公平的待遇,我永远会先问我自己: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有没有自己的问题?个子矮小我无法改变,但是口音我彻底改掉了——现在即使我告诉别人我是南方人,人家都会说不可能。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我是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舌学出来的!
母亲和外婆的最大分歧在于,母亲坚持认为不要给孩子任何可以依赖的幻想,要告诉孩子真相——你不是最优秀的,这个世界上有比你更强的人,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可以,但要自己争取,即使母亲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你所要的一切。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出差,我下了火车发现钱没有带够,给母亲打长途,希望她能从我的工资卡里给我取出1000元钱寄给我,母亲愤怒地说:“你去出差为什么不带够钱?我哪有多时间给你干这些事情?”我在电话里哭了——后来她当然给我寄了钱,但警告我下不为例。的确,后来我没有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麻烦过她。
曾经我很为母亲不是那种传统型的母亲而遗憾,但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命运给了我这样的母亲,而她造就了我独特的个性,我真的很感激她——因为她,所以才有我,因为她有个性,所以我才有个性。她不是不肯为我做出牺牲,她只是不肯为我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去年某一天深夜,我被送到医院急诊。母亲当时正负责宝钢项目,她赶到医院时,大夫告诉她我病情严重,刻不容缓,需要马上化疗。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
我常常想,母亲为什么甘愿用自己的命来换我的命,却不肯给我一点点依赖和幻想呢?即使在我生病的时候,她也从来不像有的母亲那样说些“善良的谎言”,她是直截了当跟我说的:你生的病叫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如果不化疗,你活不过半年,如果化疗,你有50%的胜算,即使化疗结束,你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你必须常常到医院检查,防止复发。在协和医院的记录中,曾经有18年以后的复发患者。
我当时差点疯掉,我对她说,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不打算治疗,我要用最后的时光去周游世界。她冷静地告诉我:第一,现在不是最后的时光;第二,你的生命不完全是你的,你这条命是我给你的,你要为我活下去。
我想如果我的母亲不是这样一位母亲,我会成为今天的我吗?我现在还能活着写这些文字吗?她帮助我发现了生命中另外的意义,我的生命并不是任性地属于我一个人;生命之所以可贵,还在于它的广度和厚度——就像我母亲我说的,如果你拒绝化疗的唯一原因是害怕痛苦,那么你以为去周游世界就能真正快乐吗?其实,生命本身就包含着苦难。所谓“痛快”,没有痛苦的“痛”,怎么会有快乐的“快”?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1年第12期)
这篇文章如话家常,娓娓动听,那么它主要写了有关母亲的哪些事情?
“特别”的母亲,让“我”迅速地成长。在下面的方框内填上恰当内容,从而提炼出“我”的成长轨迹。

“我为有她这样的母亲骄傲,但是她为有我这样的女儿自豪吗?”“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呢?
“我”第一次出差,没带够钱,打电话母亲要母亲为“我”寄钱,母亲为什么会愤怒责怪“我”,然后又寄钱于“我”?
下面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填写于表格内。

语  句
描写方法
人物心理
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当时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而不欺负别人?”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


读完全文,我们发现妈并不狠心,她教给了我很多。请用“母亲,我感谢您,您教给了我……”这样的句式写三四句表达感恩母亲的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