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在1840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A. 贸易是否有自主权 B 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 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
C.德礼和刑罚同等重要 |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董仲舒 | B.孟子 | C.韩非子 | D.朱熹 |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 B.礼法并用 | C.人性本恶 | D.君舟民水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 B.礼治为先 | C.礼法并重 | D.仁政德治 |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持这一观点的思想家
A.开创儒学 | B.首创私学 | C.崇尚自然 | D.提倡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