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淞沪会战 ③辽沈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前,美国提出了打击“邪恶轴心”的说法。据统计,小布什在319次讲话中,用了1000多次“邪恶”这个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美国全球遏制理论失灵 | B.中东动荡威胁世界和平 |
C.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 | D.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 |
J.M. Roberts在《世界史》中指出:新政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及其同政府的关系。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当局的权力。这种趋向已经证明是不可逆转的。”上述说法认为罗斯福新政
A.缓和了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 |
B.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
C.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D.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起义后彼得格勒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说“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后来有调查说当晚共伤亡6人。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坦言:“当时只死了一个人”,米高扬则说:“事实上,十月革命几乎是和平完成的。”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包围农村战略的胜利 | B.临时政府失去社会的支持 |
C.两个政权并存有利于革命 | D.列宁准确判断了俄国形势 |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
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
有史学家认为:“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下列观点中符合材料的是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 | B.“商业危机”间接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
C.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 D.葡萄牙武力控制了传统商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