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性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 |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
|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 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 |
读《美、德、英、中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图,其中曲线④代表的国家是
| A.美国 | B.德国 | C.英国 | D.中国 |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 A.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 | B.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 |
|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 D.人民主权的观念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 B.实行民主政治 |
| C.推动中国近代化 | D.启蒙与救亡并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