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1)颔联景物描写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2)请从虚和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妙处及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 勤 政楼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注]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 海 旅 次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因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荔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这首诗以什么为结构线索?是怎样表达作者感情的?(4分)
(2)最后一联哪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
获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释]①一各蔓生植物。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5分)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赦,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错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壹,富丽堂皇。③户钧:开门的工具。
(1)诗歌第二句中的“倚”字用的极妙,试简要赏析。(5分)
(2)诗人访发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尽情理,仔细咀嚼,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6分)